首页

调教剧情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05:24:55 作者:纪念王大珩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在清华大学开幕 浏览量:41799

 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(周昕)“筑光为梦矢志兴邦——纪念王大珩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”(以下简称“展览”)开幕式28日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。

5月28日,“筑光为梦矢志兴邦——纪念王大珩诞辰110周年专题展览”开幕式在清华大学校史馆举行。(清华大学供图)

  王大珩(1915年-2011年)是新中国光学事业的“拓荒者”,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获得者,中国科学院院士,中国工程院院士,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。

  本次展览通过40块图文展板、13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及16个实物展柜,全方位展现王大珩先生的科学人生。展览分为“自强不息求学路”“筚路蓝缕铸光魂”“高瞻远瞩谋国策”“育才铸器光华夏”“白首同心为家国”“风范长留励后人”等板块,生动展现王大珩从清华学府逐梦、英伦深耕光学技术,到回国后在长春筹建中国科学院仪器馆、带领团队研制“八大件”与红宝石激光器等仪器,攻克“两弹一星”关键光学技术,再到1986年牵头提出“863计划”,1992年与其他学部委员倡议并促成建立中国工程院,晚年力主自研大飞机等重大历程。

  展览还同步展出多组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展品,立体呈现王大珩先生的科研历程与精神脉络。从清华求学时期的成绩单,到带领团队熔炼出的新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实物,再到对青年科研工作者的项目推荐信,实物以多元维度,串联起科学家王大珩与中国科技发展同频共振的人生轨迹。

 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介绍,本次展览不仅是对王大珩科学成就的致敬,更是对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传承与弘扬,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以王大珩先生为榜样,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。

  作为中国光学教育的领航人,王大珩创办长春光机学院(现长春理工大学)等多所高校光学专业,推动光学工程成为一级学科,培养了包括王之江、蒋筑英、姜会林等在内的大批杰出人才。

  “作为王大珩院士的一名学生,我受到老师30年的教诲。如今,作为长春理工大学的一名老教师,我亲笔撰写并宣讲王大珩的光辉业绩,深切怀念老一辈科学家的高尚精神。”8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长春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姜会林说。

  清华大学2023级物理系本科生叶贤梁在参观完展览后表示,自己要以王大珩先生为楷模,保持对科学真理的执着追求,脚踏实地、心无旁骛读好书、做好学问、搞好研究。“王大珩先生用‘光’改变了中国,他的‘光’将永远伴随着我们。”

  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校史馆、档案馆、物理系,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,长春理工大学联合主办。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,将持续至8月底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“商转公”的队伍正在持续扩大中,2023年以来,重庆、黑龙江哈尔滨、江苏徐州、江苏盐城、江西赣州、安徽蚌埠等多地对“商转公”贷款予以支持,政策主要包括恢复“商转公”业务、明确“商转公”办理条件、降低相关门槛等方面。

两百余名赛车手齐聚江西南康 上演“越野狂飙”

今年,一条全长约251公里的国家公园环线风景道成了热门打卡地,将武夷山与周边景区、历史文化景点和村庄依次串联,这就是南平市自2021年启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的成果之一。

逾200位茶文化专家齐聚香港论茶

“河南经济发展日新月异,在重大工程项目中,如何通过算法节省成本提高效率,我们有很多合作空间。”首次来到河南,谭营印象深刻,“与众多专家学者们齐聚中原,交流最前沿的研究动态,对于科学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”。

文旅消费“井喷”增长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全年旅游收入创新高

王毅首先向拉克森转达中国领导人的亲切问候。王毅表示,中新建交以来,双方始终坚持相互尊重、彼此包容、聚焦合作、造福人民,开创了许多“第一”的纪录,推动中新关系一直走在中国同发达国家关系前列,成为双方值得珍惜和弘扬的宝贵财富。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成功访新和中新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。中国视新西兰为理性、成熟的合作伙伴,中新关系具有战略性、长期性。我们愿同新方以庆祝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,发扬“争先”传统,跨越新的标杆,打造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升级版,构建和而不同的国家间关系,既造福两国人民,也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。

音乐剧《绽放》再登昆明 演绎张桂梅“燃灯人生”

甘华田委员强调,应重视家庭医生作为基层医疗“守门员”的作用。家庭医生制度是医防融合重要纽带,是推动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的关键手段。近年来,我国家庭医生规模持续扩大、签约率不断提升。在看到成绩的同时,甘华田委员指出,也应该注意到家庭医生队伍建设仍滞后于需求,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,“一生病就往大医院跑”的就医习惯尚未得到根本转变。提升家庭医生的作用,可以使许多小病在基层得到及时治疗,从而减轻大医院的压力。他建议,加强全科医生的教育培训,引导更多医学毕业生加入家庭医生队伍,同时加大对西部和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,提升家庭医生制度的普及率和群众认可度,助力构建更加健全、高效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